網架支撐體系為600X900的砼柱,柱高為13M。
如按K=3EI/H^3來計算網架支座下支撐柱的彈簧剛度。按獨立柱考慮,柱底下剛接,柱頂鉸接,可水平移動,不可轉動來考慮,柱計算長度為1.2*13=15.6M,柱彈簧剛度只不過可取到2。
如按大膽一點取值:上部自由轉動,無側移(網架剛度無限大),柱計算長度為1.0*13=13M,柱彈簧剛度只不過可取到9。
可是我認為以上兩種觀點不太對。
倉儲物流網架工程
對于網架和支撐柱來說,整體考慮,網架可以假定為無限剛的量來處理。梁與砼柱之間鉸接,計算柱的計算長度時按梁柱線剛度比來確定時應該是對的。
因梁與柱鉸接,柱頂線剛比為0,柱腳>=10,按等截面框架柱來考慮,柱計算長度應取2.0*13=26M;那么柱彈簧剛度最大取到1.2。
我又在PKPM中建模來考慮這個問題,PK中柱計算長度按1.5*13=19.5M來計算的,柱彈簧剛度只不過可取到3。
現在我不知到該怎樣計算這個網架了(指支座的假定)?誰能告訴我一下,不勝感激。
我個人又認為,網架支撐在砼柱上,在Z方向怎么能按彈性來考慮呢?就是考慮到支撐柱的不均勻沉降,也該按已知位移來考慮才對。假如支撐在混凝土梁上,也最好不要按Z方向彈性來考慮。
是我對網架不懂,還是設計這個網架的人不懂?我從事網架設計8年以來,第一次遇到這樣來設計網架的。
同時也請高手指點一下,好共同進步。
1,把網架支座彈性剛度設定為較大數值的目的只有一個:那就是網架內力分析后支座位移太大,可能超過下面的混凝土支撐柱子,為了協調位移,故意把支座彈性剛度調整的。這樣的做法就是自己理論計算上通過了,然后把大支座反力仍給下部支承結構設計者處理,很多很多網架設計者都有這樣的習慣。
2,如此大跨度的網架,不應該只用一個軟件(SFCAD)來設計,應該參考其他有代表性設計軟件的設計結果。
3,網架支座彈性剛度應該按實際情況的結果來輸入,如果這樣的分析結果仍不合理,就考慮支座構造(主要是位移釋放)來協調。
4,網架支座不宜設置在梁上,因為梁的撓度比柱子豎向壓縮變形量要大得多;梁上支座要準確設計是相當復雜而且是要不斷重復嘗試截面的;另外的方法就是往安全方向簡化,考慮強迫位移;還有 一種就是豎向彈簧支座,不過這樣的支座那就更復雜了。